bat365历史学专业学生赴北京开展校外文物考察实录

时间:2023-10-31 08:01 点击: 【字体: 收藏

            

探索历史,感受文化。校外文物考察作为历史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10月26日-29日,bat3652021级历史学专业的146名同学在辅导员辛超,历史专业教师宋永林、田耘的带领下赴北京开展了为期3天的校外文物实地考察。

为确保考察活动的顺利实施,系部进行周密部署,对学生的考察路线和具体任务进行合理安排。10月25日下午,系部专门召开集体会议,为各位同学介绍校外文物考察课程设置的目的要求,强调本次考察的注意事项和组织纪律,同时进行安全教育。副院长官士刚特别强调了本次考察的意义,希望同学们高度重视,认真对待,转变个人心态,避免自由主义。系主任吕俊昌及诸位随行老师叮嘱同学们携带好个人物品,轻装简行,希望各位同学通过及时的观察记录在本次考察中有所收获。

第一天:启程——毛主席纪念堂——天安门广场——故宫博物院——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考察第一站,bat365学生到达了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北起天安门,南至正阳门,象征革命先烈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屹立在广场中央,人民大会堂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广场东西两侧遥遥相对,有着“中轴居中,两翼对称”的完美布局。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同学们到达坐落于原中华门旧址的毛主席纪念堂。大厅正中是一尊汉白玉毛泽东坐像,其背后的巨幅绒绣壁毯《祖国大地》,寓意毛泽东同志与祖国锦绣山河永远同在。同学们有序进入瞻仰厅瞻仰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遗容并敬献鲜花,表达了对共和国主要缔造者的崇高敬意。

走在南北中轴线上,同学们一览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对中国人民自1840年以来一百多年的伟大革命斗争史深有感触。一路向北,bat365学生来到位于北侧的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初名“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清顺治八年改建后称“天安门”,是明清两朝举办重大庆典和向全国发布政令的重要场所,每逢圜丘坛祭天、方泽坛祭地、祈谷坛祈谷、先农坛耕田、御驾亲征等,皇帝及随从人员都要从这里出入,举行隆重的颁诏礼。走过外金水桥,同学们前往璀璨文化集萃的故宫博物院进行参观。

故宫,又称紫禁城,原为明清两朝皇帝的生活之所,始建于永乐四年(1406年),距今已有58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宫建筑群。这一北京的城中之城,背靠景山,面南朝阳,先后有24位皇帝在此生活起居和治理国家。清宣统三年(1911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根据民国政府与清廷签订的《清室优先条例》,清廷人员仍可居住在紫禁城的内廷部分。1924年11月冯玉祥发动 “北京政变”,修改了《清室优待条例》,强迫溥仪搬出故宫,随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布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负责清查清廷的财产,筹备成立博物馆事宜。经过酝酿确定博物馆的名称为“故宫博物院”,并于1925年的 10月10日举行故宫博物院成立典礼,紫禁城从此正式对社会开放。

   

故宫的建筑布局主要分为前朝和后廷两大部分,前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主体,是举行盛大朝会、体现国威帝尊的地方,东西两翼分布有文华殿建筑群和武英殿建筑群。后廷部分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宁寿全宫、慈宁宫为两翼的建筑群,是帝后生活起居、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所以也称为“后寝”。同学们行走于博物院内,仿佛穿越数百年时光与古人交会,红墙绿瓦,雕梁画栋,令人感慨万千。作为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文化成果精品的殿堂,故宫有着独一无二的地标意义和文化象征。历经时代变迁,故宫由“宫”变“院”,其价值早已不限于朱红高墙内的宫阙亭台,有形的故宫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场所和见证者。同学们感受着延续的中华历史文脉,在游览中更好地理解了根植于中国人内心深处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的理念。

当天下午,bat365学生到达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含中国民兵武器装备陈列馆)作为中国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馆藏文物以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史、中国古近代军事史和世界军事史为主,设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陈列、兵器陈列、红色记忆——馆藏革命军事艺术作品陈列等多个展区,集中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军事斗争的历史。漫步其中,同学们跟随展厅的指示,回顾1921年建党到1949年党领导人民取得全国胜利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创建新型人民军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实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领导人民军队进行了长达22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终于赢得中国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中华儿女,血肉之躯,用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筑起护卫祖国的钢铁长城,不少同学为之动容。

走出革命战争陈列,馆内众多的新式武器与现代军事科技无不展示着今日祖国之强大,各式各样的飞机、导弹、坦克、枪支、弹药、刀具引得同学们纷纷驻足观看。军博之旅,有效地带动了同学们近距离感受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主义精神,更从博物馆营造的氛围中增强了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随着落日的余晖褪去晚霞最后一抹酡红,第一天的考察旅程也落下帷幕。

第二天:明十三陵(长陵)——八达岭长城

   

早晨七点半,bat365学生奔赴北京市昌平区,开启了对明成祖朱棣和其皇后徐氏的陵墓——长陵的考察。时过境迁,故景犹在;故人斯去,卓绩恒存。明朝的永乐盛世,来自一位雄才大略的优秀帝王——朱棣,他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修建了浩荡的紫禁城,组织编纂了《永乐大典》,支持郑和下西洋。朱棣在位22年的功绩成就了辉煌的明朝,在很多方面堪当明朝的领路者和奠基人。长陵这一保存完好的明朝皇帝陵墓,内含陵宫区和宝城两大部分。同学们跟随导游一同游览长陵前面的三进院落。第一进院落从陵门入内,院落东西两侧原为神厨、神库,均毁于清朝中期,神厨前有一座碑亭,内有龙趺碑,至今保存完整。透过祾恩门探二进院落,门下月台的御路精心雕刻一幅海水波涛浪涌,跃马凌波奔驰,巨龙纵起腾飞的波澜景象,郁郁青青的古树与祾恩殿交相荫蔽,一幅严肃古典的景色卓然眼前。二进院落中两座燎炉列在两侧,用于焚烧祭祀所用的神帛和祝版,正殿祾恩殿巍峨坐落于院中。

祾恩门及祾恩殿为明初原始建筑结构,殿内六十根金丝楠木柱纵享盛誉,规模全国唯一。同学们仔细观察殿内楠木,先后参观了殿内展出的明朝的各类服饰、冠冕和器物,对明成祖朱棣时期北征迁都、赋入盈羡、文治立国、守边御疆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当时中国“威德遐披,四方宾服”的盛况有了进一步的感知,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信念。第三进院落,前设红券门制如陵门,为陵寝第三重门。院内沿中轴线方向建有两柱牌楼门和石几筵。最后为方城和明楼。登上明楼便可一眼望下十三陵之景,所倚之山,纵观十三陵之风水。同学们在长陵的砖路中行走时,身旁来自数百年前的历史文物历久弥新,600多岁的长陵在王朝覆灭,政权更替,家国危难,百废待兴,兴荣蓬勃的交叠中存活着,伫立着,给予同学们穿越历史的机会,与古碰撞,与今交汇。南望群山,更显作为个体的人在时空之中犹如沧海一粟,朱棣这一雄才之君,注定会在在恒久的历史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天下午,bat365学生到达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的八达岭长城。在连绵不断的群山之巅,蜿蜒盘踞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八达岭长城作为居庸关的前哨,南扼居庸,北连朔漠,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至中原地区的交通要道,也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军事战争、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八达岭长城居高临下,地处咽喉,在古代军事防御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关城作为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般都建在地形险要的交通要道。八达岭关城设有“居庸外镇”和“北门锁钥”两道城门。西门“北门锁钥”,修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北门”指的是京师的北大门,锁钥形容八达岭长城的坚固和险要,就像一把牢不可破的大锁,锁在这里。只要守住此关,京城就可万无一失。同学们从西门出发,跟随讲解员的脚步,登高博见,极目远眺,颇似欧阳修笔下“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的意味。

长城外侧的高墙叫垛墙,内侧的小墙称女儿墙,起栏杆的作用。墙体上部的方洞叫瞭望孔,用来观察敌情;下端较大的方洞叫射孔,当敌方兵临城下或搭梯登城时,借以此孔用石块、火球阻击敌人。敌楼又称城台,做储存弹药、粮食之用,四周开有若干箭窗以供观察和射击。八达岭长城的这种空心敌楼式由明代军事家抗倭名将戚继光带领蓟镇军民发明创建的。上城墙,入敌楼,扶栏远望,八达岭长城宛如巨龙穿行在漫山红叶之间,同学们感受着天地的磅礴壮阔,古长城的沧桑和厚重感伴着迎面吹来的瑟瑟秋风更多了几分韵味,加深了同学们对这片山河美景的认识。“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同学们不仅亲身体会到长城的巍峨壮观,也得到了触动灵魂的思想洗礼。峥嵘岁月已去,但革命精神必将在年轻一代手中继续传承,永垂不朽!

第三天:中央民族大学(文化楼、民族博物馆)

           

考察第三天,bat365学生来到本次校外考察的最后一站——中央民族大学进行交流学习。进入校园,bat365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中央民族大学文华楼,聆听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盛肖霞老师的报告,本次报告由宋永林老师主持。盛老师首先回忆了2013年与bat365的交流经历,期待以后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交流合作。随后,盛老师从学科专业简介、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规划和管理五方面为同学们介绍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具体状况,对学科定位、不同专业的教师专长、特色科研平台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鼓励同学们多读书,多思多问,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最后,盛肖霞老师寄语同学们“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期待各位同学在未来的求学路上更上一层楼。随着报告的结束,bat365何仕成、韩逸尘、余伟斌等同学就本科生发刊、研究民族史的语言基础、民族学与促进两岸统一的关系等问题向盛老师提问,得到了盛老师的耐心解答。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始建于1951年,是以全国56个民族的文物为主要收藏、展示和研究对象的民族学专业博物馆。馆藏有各民族的锦旗、革命文物、土特产品、生产工具、服装、皮毛、古器物、历史文献、珠宝器、武器、乐器、宗教用品等14类文物,及国外部分国家和民族的瓷器、钱币、图片等文物,共3万余件,很多藏品都是进行民族学研究的宝贵资料。在馆内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依次浏览了《衣无语、绎大千——中华民族袍、衣、裙、裤展》《先生还在身边——民太名师纪念展》和《大地回声——中国少数民族乐器文化展》3个展厅。通过服饰文化、乐器文化等几个侧面,同学们对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简单的勾勒,亲身体会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千姿百态,包罗万象。参观结束后,bat365学生与各位老师分别在中央民族大学礼堂前合影留念,本次校外文物考察之行到此结束。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此次北京校外文物考察,给同学们带来了别样的感受和思考,让同学们在增长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开拓了眼界,提升了个人的专业素养,受益匪浅。外出考察的路途虽然辛苦,但同学们收获满满,在理论学习与实际考察相结合的情况下深刻理解和运用了所学专业知识,对北京地区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古代建筑与自然景观进行了系统地考察,加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提高了对实地实物的感知能力。考察既是一场传统文化之旅,也是一次家国情怀的提升,对促进bat365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供稿:吴志钰 初审:祝豪泽 复审:吴志钰 终审:辛超 吕俊昌)


commentlink